從地理位置上看,巴基斯坦位于“一帶一路”交匯點上,其重要性顯而易見。而中巴經濟走廊本身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效果將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產生積極影響。
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作用和意義
一、帶動作用
作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將是中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構想的重要體現。走廊建設與巴國內經濟發展戰略緊密對接,為中巴兩國務實合作搭建了平臺,也進一步夯實了發展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關系和建設中巴命運共同體的基礎。通過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特別是能源等早期收獲項目的實施,將極大緩解巴目前面臨的電力短缺等制約其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促進其經濟快速發展,并為當地民眾帶來就業、收入等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走廊建設也有利于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二、輻射作用
巴基斯坦不僅與我國新疆相連,還與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國接壤,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所形成的貿易大通道和物流網絡將輻射到周邊國家和地區,更好地促進本地區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同時,走廊貫通后,還將連通海上絲綢之路進而輻射到中東、北非等地區。因此,走廊不僅對中巴兩國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于促進巴基斯坦與周邊國家以及中國與南亞、中亞的合作,從而把本地區的國家和人民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共同繁榮和發展。有學者認為,中巴經濟走廊將直接惠及本地區30億人民。
三、示范作用
成功建設中巴經濟走廊將樹立起“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雙邊合作樣板,有利于提振“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信心,對其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共享“一帶一路”帶來的經濟社會紅利和發展收益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中國企業在巴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果
近年來,隨著中巴經貿合作的不斷深化,中國企業在巴承包工程業務不斷擴大,涉及電力、水利、港口、基礎設施、資源開發、油氣勘探等領域。根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中國企業在巴基斯坦新簽合同額25.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約42.5億美元。截至2014年底,中國企業在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巴完成了不少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承包工程,工程質量和效果受到巴政府和業主的好評。從領區情況看,近年來完成的重大承包工程主要有:卡拉奇港防波堤項目、卡西姆港LNG進口碼頭項目(中國港灣)、達瓦特大壩(中國水電建設)、巴基斯坦第一風力發電項目(中國水利對外)、卡西姆港560MW聯合循環電站、古杜747MW聯合循環電站(哈電集團)等。
中巴合作項目進展情況及建議
習主席訪巴期間中巴雙方確定的“1+4”合作布局為深化中巴經貿合作明確了方向,也為我企業來巴開展投資合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目前,中巴雙方正在積極推進能源等走廊早期收獲項目。就領區情況而言,在能源項目方面,包括卡西姆燃煤電站、塔爾一區、二區煤電項目、達沃風電等項目。其中卡西姆燃煤電站已正式開始施工,目前土地平整等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基礎設施方面,相關項目建設和規劃正在進行之中,包括升級改造卡拉奇-拉合爾段鐵路,新建卡拉奇-瓜達爾港沿海鐵路、瓜達爾至俾路支首府奎塔鐵路等。在瓜達爾港建設方面,瓜達爾總體規劃正在進行中,中國企業已積極準備參與投標;瓜達爾港東灣高速公路、瓜達爾新建機場等項目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巴政府具有強烈的政治意愿推動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實施,工作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政府擬在2015-2016財年(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中安排預算1940億盧比(約合19億美元),重點用于走廊項目配套建設。該資金約占走廊項目長期規劃預算的1/3。其中,安排35億盧比(約合3500萬美元)預算用于成立安全部隊,專門保護走廊項目及中方人員安全。同時,巴還將完善走廊項目協調機制,擬在議會中成立專門委員會監督項目進展,擬成立由巴各省區和中方代表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項目安排進行協調,同時對走廊沿線工業區進行選址。
當然,由于中巴經濟走廊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多數項目正在進行技術和商業談判、融資、招投標等前期準備工作,而巴政府對能源等早期收獲項目又有迫切要求,時間緊任務重,推動走廊項目盡早落地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需要中巴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共同參與,付出更大的努力,做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
從政府層面看,需要中巴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協調力度,特別是巴聯邦和地方政府應進一步完善有利于走廊項目建設的政策環境,優化項目落地的運作機制,簡化項目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為中國企業提供更多便利。同時,切實加強對中國企業人員和項目的安全保障,為走廊項目建設營造安全可靠的外部環境。
從我企業角度看,首先應著眼長遠,堅持互利共贏,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外交大局;其次,應切實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認真做好項目所在地的政治風險和商業風險評估工作,選擇合適的經營模式,保障自身利益,避免一哄而上和惡性競爭;第三,應強化安全意識,加強來巴中方人員的安全教育,切實加強人員駐地、施工現場和經營場所的安全防范。此外,企業應認真遵守當地法律,合法經營,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妥善處理好與當地政府、業主、部落和村民的關系,以實際行動讓當地民眾感受到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帶來的好處。尊重當地宗教習俗和社會風俗,不做違反當地宗教禁忌的事情。
兩國合作的新領域和新機遇
從短期來看,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重點集中于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目的在于幫助巴方緩解目前面臨的突出矛盾,為其經濟起飛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從中長期來看,隨著鐵路、管道、公路、瓜達爾港等走廊項目的逐步完成,中巴經濟走廊的功能和作用將進一步提升。除發揮貿易走廊的作用外,走廊建設還將帶動中巴產業的快速發展,進而推動雙方在商貿、運輸、信息、金融、物流以及人文等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的合作。此外,走廊建設在全面提升中巴雙邊合作水平的同時,還將輻射到南亞、中東、中亞等周邊地區,促進整個地區的共同繁榮和發展。
在具體合作領域方面,結合巴本國優勢產業和發展需要,企業可在巴農業、紡織、皮革、制造業、信息等領域探討投資合作的可能性。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引領下,巴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吸引中國企業投資,這也為我企業提供了新的商機。以信德省為例,交通、能源(包括煤電、風電和太陽能)和城市安全(智能化)是其未來重點發展領域,政府鼓勵外資企業通過公私合作模式(PPP)參與項目建設。2015-2016財年,卡拉奇將啟動黃線、棕線、綠線、紅線和藍線等快速公交和城市輕軌建設,目前已有一些中資企業正在跟蹤或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就發展機遇而言,首先可能來自巴國內投資環境的改善。巴謝里夫政府2013年上臺以來,積極推行結構改革,改善投資環境,鼓勵外國投資者來巴投資,促進當地就業,推動巴經濟增長。同時,巴政府加大對恐怖勢力打擊力度,不斷加強社會治安力量,努力改善國內安全形勢,為國外投資者創造更加安全的投資環境??傮w上看,巴國內安全形勢較以往已有好轉。其次,機遇來自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順利推進。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所具有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將為我企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產業合作領域和合作機會。以走廊項目為例,企業可以作為項目建設的承包商或分包商,或者作為工程設備、材料的提供商,或者作為相關服務的提供者,參與到巴市場投資合作中來。第三,機遇來自巴經濟發展潛力。巴全國人口將近2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不足1500美元,汽車、電子、化工、信息技術等行業尚有待進一步發展,隨著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潛力巨大。當然,對中國企業而言,還有一點必須提到,那就是中巴兩國世代友好,巴政府和人民對中國懷有深厚的感情,歡迎中國企業來巴投資。特別是習主席對巴進行歷史性訪問并確定中巴經濟走廊合作框架之后,巴全國上下更是對中國政府和企業寄予厚望,希望以“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為契機,實現其成為發達國家的偉大夢想。這也是我企業在巴投資興業所享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市場準入方面,根據巴基斯坦《1992年經濟改革促進和保護法案》等法律以及相關投資優惠政策規定,巴絕大多數行業均對外資開放,外資同本國投資者享有同等待遇,可以擁有100%股權。在投資金額要求方面,對制造業沒有限制;對非制造業則根據行業不同具有不同的最低投資額要求,其中,服務業最低為15萬美元,農業和其他行業為30萬美元。按照規定,武器、高強炸藥、放射性物質、證券印制和造幣、酒類生產(工業酒精除外)等5個領域為限制類投資領域,電影院、歌舞廳等娛樂休閑業禁止外國企業投資經營。
在外資優惠政策方面,根據巴有關法律及《巴基斯坦投資政策2013》規定,外資企業可享有設備進口關稅、初期折舊提存、資本、利潤和紅利自由匯出等優惠政策。政府還制訂了包括提高外資進入便利化程度、消除監管障礙、加強協調等在內的措施,鼓勵外資進入巴國內市場。此外,巴政府還針對經濟特區、出口加工區等作出優惠規定,包括一定期限內免征企業所得稅、進口機械、設備和材料免稅等。地方政府也制訂了各自的吸引外資政策。
對中國企業來說,除了適用于巴政府規定的一般性外資優惠政策外,還可享有一些特殊性保護和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中巴《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自由貿易協定》和《自由貿易協定補充議定書》等法律文件中。其中,《自由貿易協定補充議定書》還專門對中巴投資區規定了12條優惠政策。
(作者王志華系中國駐卡拉奇總領館經商室參贊)